内容简介:
本书主要以文学与音乐关系为视角,对《诗经》、唐前挽歌、汉唐乐府诗、唐宋词、元曲、昆曲等中国诗歌史、音乐文化史方面的一些重要问题重加研讨。中国诗歌两三千年的历史演主要表现为中国文人对汉字声、韵、调等要素愈加自觉的体认和利用,这具体表现为对文字形式美和文体规范的自觉追求。中国式的歌唱都是以传辞为目的,“文”为主、“乐”为从,“文”决定“乐”。带着这样的眼光,我们对《诗经》“风”“雅”“颂”的划分、对先秦以及汉魏六朝的挽歌、对汉唐乐府诗、词曲起源、词曲调牌与宫调、南北曲的歌唱等问题,都可能有全新的认识。本书作者曾以“中国韵文文与乐关系研究”为题申报200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,获得立项,本书为作者以此项目为中心、持续多年的学术探索的成果。<br/>【作者】<br/>解玉峰,1969 年 10 月生,山东日照人。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2000年自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后,留校任教。2008年选*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,2010年选南京大学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,2011年选江苏省333培养工程培养对象。近年先后主持“20世纪中国戏剧学学术史研究”、“中国韵文文与乐关系之研究”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,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戏曲、古代文学等文史方面研究,出版《20世纪中国戏剧学史研究》等专著多种,在《文学遗产》《文学评论》《文艺研究》《文史》等期刊发表论文七十余篇。<br/>
作者简介:
解玉峰,1969 年 10 月生,山东日照人。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2000年自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后,留校任教。2008年选*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,2010年选南京大学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,2011年选江苏省333培养工程培养对象。近年先后主持“20世纪中国戏剧学学术史研究”、“中国韵文文与乐关系之研究”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,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戏曲、古代文学等文史方面研究,出版《20世纪中国戏剧学史研究》等专著多种,在《文学遗产》《文学评论》《文艺研究》《文史》等期刊发表论文七十余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