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辑推荐:
◎ 1855年,《草叶集》印行出版,当时的美国文坛领袖爱默生写信给作者沃尔特·惠特曼说,“我祝贺你在始一桩伟大的事业。”时间拨回到1831年,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在美国旅行时却说“美国至今还没有产生卓越的作家,没有伟大的历史学家,连一个杰出的诗人都没有。”于此可见《草叶集》的划时代意义,惠特曼凭借全新的内容和全新的语言形式,登上了文坛,此后直到去世,惠特曼又多次增补修改,终成名著,可以说自从有了《草叶集》,美国才有了自己的大诗人。 ◎ 在《草叶集》中,惠特曼歌唱自己,歌唱每一个普通人,歌唱广阔的生活,歌唱现代人,歌唱全世界每一个无畏的叛逆者;一扫以往的韵律格式,把诗歌从当时的习俗中解放了出来。从初版的十二首诗,到临终版的包含四百余首的大著作,《草叶集》也在不断成长,正如诗句所说,“伙伴啊,这不是一本书,/ 谁触它就是触一个人。” ◎ 译者赵萝蕤出生于书香门第,父亲为中国基督教新教神学家赵紫宸,先后就读于燕京大学、清华大学、芝加哥大学。学生时代因译出艾略特的《荒原》而蜚声文坛,留美时得艾略特亲炙。1948年底,在战火中兼程回国,晚年花十二年时间,首次独力译出了汉语世界的《草叶集》全译本。对此翻译壮举,《纽约时报》作了头版报道,译者又获得芝大百年纪念专业成就奖、中美文学交流奖、彩虹翻译奖。 ◎《草叶集》对后世有着广泛的影响:众多诗人深受启发,如D.H.劳伦斯、威廉·卡洛斯·威廉斯、哈特·克兰、博尔赫斯、聂鲁达、佩索阿、郭沫若、艾青等。在文学界之外,更激励各地的普通群众追求自己的生活。还是梵高绘制《星夜》的灵感、是玛丽莲·梦露*爱读的休闲读物。还影响了众多影视作品,比如《死亡诗社》《绝命毒师》等。 ◎ 随书附赠一个笔记本,内含英国艺术家玛格丽特·C·库克绘制的24幅稀有的插画,取自1913年登特版《草叶集》。
内容简介:
《草叶集》首版于1855年,作者生前多次重加编排增添内容,直到第九版,也称临终版,从*初的十二首诗到*后的四百余首。全书共分十二辑,外加三个补编。诗集得名于书中的诗句“哪里有土,哪里有水,哪里就长着草。”诗集出版后,极具创新的自由体诗歌形式和广阔的题材,创了美国诗歌的新时代,并影响了世界各地的诗人,比如智利的聂鲁达,葡萄牙的佩索阿,土耳其的希克梅特,英国的戴·赫·劳伦斯等等,是世界文学的瑰宝。
作者简介:
沃尔特·惠特曼(Walt Whitman,1819-1892),被誉为“伟大的现代诗人”“伟大的美国人”。生于纽约长岛,四岁时全家迁居布鲁克林。十一岁辍学,在办公室杂,先后做过排字工、乡村教师、记者、编辑。1973年中风后,搬去新泽西的坎姆登,直到逝世。1955年自费印行《草叶集》,此后三十余年多次扩充修订,生前共出九版,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。因诗歌思想和风格上的创新,影响遍及全世界。译者简介 赵萝蕤(1912-1998),著名翻译家、英美文学研究者。浙江德清人,赵紫宸之女,成长于书香门第。1928年燕京大学主修中文,后转英文专业,兼通中英文文学。大学毕业后,清华大学读研究生,师从吴宓、叶公超、温德等。期间受戴望舒之邀译出《荒原》,蜚声文坛。1948年,芝加哥大学博士毕业后,于战火中回到北平,任教于燕京大学。1952年院系调整后,划北大西语系。晚年着手翻译《草叶集》,费时十二年,译成个中文全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