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简介:
赵智强、赵延华编著的这本《恶性肿瘤中医辨治 与案例》共分上下两篇,上篇主要论述了作者对恶性 肿瘤中医 学术渊源的认识,并结合多年的临床体会,系统地探 讨了恶性 肿瘤的基本病机、主要临床表现、病证诊断要、组 方用药配伍、 不同病种与并发症的辨治、临证备要及若干常见问题 等,从而 初步建立了恶性肿瘤的中医辨治体系。下篇实录了作 者临床31 例不同恶性肿瘤的具体治疗经过,并加按语,着重记 述了作者 对病机变化、治疗方法、组方配伍、诊疗过程中药物 加减变化 的认识。该书适宜广大中医临床医师,特别是中、西医肿 瘤临床专 科医师阅读。亦可供中医理论与临床研究工作者、中 医高等院 校肿瘤专业研究生等阅读参考。<br/>【作者】<br/>赵智强,医学博士、教授、主任中医师、博士生导师。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实验研究中心主任、中医内科急难症研究所副所长、周仲瑛传承工作室副主任。兼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主任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委、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与国家*项目网评专家等。早年曾师从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攻读内科博士学位,系其学术传承人之一。研究领域以中医内科疑难病治法研究为主。多年来,出版专著10部,其中主编或独著6部,以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,主持、参与国家及部省级纵向课题二十余项。为完善与丰富传统中医病因病机学理论,提高内伤疑难杂病的诊疗水平,在中医疑难病的成因方面,较为系统、全面、完整地提出“毒邪学说”,并广泛运用于内科各种疑难疾病,如现代医学中的恶性肿瘤、系统性红斑狼疮、慢性肝炎、流行性出血热、慢性肾衰竭、风湿性关节炎、复发性口腔溃疡、痛风、重症肌无力、面神经麻痹、脊髓瘤、部分慢性炎症及皮肤病等。此外,还首次将生物药理效应法应用于中医临床,通过天麻钩藤饮工具药的临床相关研究,初步建立7中医复方药效动力学的临床研究方法,填补了国内外研究空白。为在中医临床分野内产生新的、符合中医现状的分支与交叉学科——中医临床复方药效动力学奠定了方法学基础,其成果获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科学技术步奖。<br/>
作者简介:
赵智强,医学博士、教授、主任中医师、博士生导师。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实验研究中心主任、中医内科急难症研究所副所长、周仲瑛传承工作室副主任。兼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主任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委、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与国家*项目网评专家等。早年曾师从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攻读内科博士学位,系其学术传承人之一。研究领域以中医内科疑难病治法研究为主。多年来,出版专著10部,其中主编或独著6部,以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,主持、参与国家及部省级纵向课题二十余项。为完善与丰富传统中医病因病机学理论,提高内伤疑难杂病的诊疗水平,在中医疑难病的成因方面,较为系统、全面、完整地提出“毒邪学说”,并广泛运用于内科各种疑难疾病,如现代医学中的恶性肿瘤、系统性红斑狼疮、慢性肝炎、流行性出血热、慢性肾衰竭、风湿性关节炎、复发性口腔溃疡、痛风、重症肌无力、面神经麻痹、脊髓瘤、部分慢性炎症及皮肤病等。此外,还首次将生物药理效应法应用于中医临床,通过天麻钩藤饮工具药的临床相关研究,初步建立7中医复方药效动力学的临床研究方法,填补了国内外研究空白。为在中医临床分野内产生新的、符合中医现状的分支与交叉学科——中医临床复方药效动力学奠定了方法学基础,其成果获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科学技术步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