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简介:
17世纪,荷兰东印度公司向亚洲拓展自己的势力范围。然而自涉足日本市场以来,荷兰人毫无话语权。荷兰东印度公司期望能在德川幕府的秩序中寻求一席之地,但他们的尝试却屡屡受挫。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地位,荷兰人利用外交、武力、经济等各种手段,想方设法为自己争取利益。在和德川幕府的一次次交锋中,荷兰人反复定位自己,他们到底是侵略成性的海盗,还是只想分一杯羹的商人?是“荷兰国王”的合法代理人,还是幕府的忠诚附庸?是顽固的殖民者,还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?荷兰人不断在进退的边缘试探。在17世纪全球化背景下,这个世界股份制公司的翘楚究竟如何跨越迥然相异的政治体制、经济模式和文化圈,维持与亚洲政府的外交、商业、政治关系?又是如何建造自己的海外商业帝国的?本书仔细审视了近代早期荷兰东印度公司与日本德川幕府的斗争,重新定义了“欧洲崛起”。1. 强强相遇,鹿死谁手?剧情反转,情理之中,意料之外。深入荷兰东印度公司和日本幕府的内核,生动讲述世界股份制公司的开创者与亚洲政权的缠斗。17世纪活跃在亚洲的欧洲海外组织中,荷兰东印度公司坐头把交椅,而德川幕府对日本群岛的强势统治也超过250年。在全球化*阶段,欧亚两个强者的相遇,会引发哪些矛盾与纷争?他们又是如何在国际秩序的边缘试探,为自己争取利益的?荷兰人在日本的一举一动牵引着剧情的发展,曲折丰满,情理之中总有意料之外,吊足读者胃口。2. 以小见大,从荷兰东印度公司与日本幕府之间的冷暴力和热暴力,看全球化早期欧亚不同文明圈的碰撞。本书不仅研究了荷兰人与日本人的冲突,还考察了荷兰人与西班牙人、葡萄牙人、朝鲜人、暹罗人、中国人的交往。在不同文明的碰撞下,荷兰人在亚洲事务中是如何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的?欧洲人怎么看待亚洲不同国家的文明?亚洲政府又是怎么权衡利弊的?从中可以看到欧亚异质文明的交锋与交融。3. 重新定义“欧洲崛起”。传统观念一般都认为,在全球化过程中,亚洲政权处于弱势地位,欧洲强势入侵。本书通过探查荷兰东印度公司和日本德川幕府的交锋,发现在近代早期,欧洲势力与亚洲政权并非简单的你强我弱的关系,而是随着时间和具体环境的不同呈现一种复杂形态,对欧洲与东亚之间近代早期关系的普遍观念提出质疑和挑战。4. 2015年度杰里・本特利世界史奖获奖作品,海外汉学名家欧阳泰、《美国历史评论》、《日本文化志丛》等纷纷推荐。5. 运用技术手段改变历史书写。本书采用大量在线数据库资源进行研究,充分利用了开创性的网络平台,作者正在从事的数字人文项目为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,为历史研究灌注了新鲜血液。
作者简介:
:
亚当•克卢洛(Adam Clulow)
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历史系副教授。日本新��大学东亚研究专业硕士,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日本历史专业博士,专门研究近代早期亚洲历史,涉及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思想文化与商品的跨国流通,特别关注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早期历史及其与亚洲各地区的互动。在《世界历史杂志》《日本文化志丛》等颇具影响力的期刊上发表众多主题的文章。本书是他的第一本著作,荣获杰里・本特利世界史奖(Jerry Bentley Prize)、欧洲扩展与全球互动论坛2015年图书奖(Forum on European Expansion and Global Interaction 2015 Book Prize)、澳大利亚历史协会颁发的W. K. 汉考克奖(W. K. Hancock Prize from the Australi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)。
克卢洛是罗伊・罗森茨威格历史和新媒体中心(CHNM)的创建者,该中心是一项互动数字人文项目,2017年获得新南威尔士州多媒体历史奖(New South Wales Premiers History Award[Multimedia History Prize])。他还是虚拟吴哥项目的开发者之一,此项目于2018年获得美国历史协会颁发的罗伊・罗森茨威格数字历史创新奖(Roy Rosenzweig Prize for Innovation in Digital History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