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简介:
两汉时期,鲁、齐、韩三家《诗》立于学官。而随着今文经学的式微,三家《诗》的经本、师说在南北朝时期逐渐亡佚,唯《韩诗》稍存。王应麟在宋元之交为《诗考》一书,辑三家佚文,拉开了后世尤其是清代三家《诗》研究的序幕。清代乾嘉时期,学者尊崇郑学,因此于《诗经》研究亦以《毛诗》为主,对于三家《诗》的研究则相对较少。清代三家《诗》学当以范家相《三家诗拾遗》为始,以王先谦《诗三家义集疏》为集大成。近代以来,对于清代三家《诗》学的研究数量众多,然多以冯登府、陈乔枞、王先谦等著名学者的著作为研究对象,或结合出土文献检验清儒成果。本书作者大量运用稿钞本等文献,扩大了研究对象;同时也将目光投射到前贤未曾瞩目的学者和著作之上,如范家相、庄存与、魏源等人及其成果,对清代三家《诗》研究的进程作了全面且清晰的梳理,并对清儒所作三家《诗》归派的方法论和结论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修正,为三家《诗》甚至两汉经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。